媒体报道 | 北京房山“高精尖”产业聚势崛起,爱尚家科技成果亮相

时间:2025-07-09    分类: 新闻中心   浏览次数:    作者:   来源:  

致 / 敬 / 科 / 技 /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近日,北京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组织的“北京投资促进宣传媒体行”系列活动走进房山区,实地走访房山区园区和企业,探求爱尚家科技、卫蓝新能源、新源清材、新源智储等一批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如何落地房山,在房山区政府的支持下,加速崛起。

文章转自21世纪经济报道
 
《“前店后厂”模式加速:北京房山绿色能源与新材料企业崛起》
 
在位于北京西南的重点平原新城房山,不仅有“世界文化遗产”周口店遗址、“北京敦煌”云居寺等一众古迹,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。这里,更因“新质智造产业新城”的建设,而焕发出蓬勃的生机。
 
近年来,房山围绕“绿色能源、新材料”两大主导产业、“智能制造、智慧医工”两大特色产业聚力发展。2024年,四大高精尖产业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700.2亿元(占规上工业总产值69.1%)。
 
近日,在北京市、房山区投促中心联合组织的媒体房山行活动上,记者探访发现,一批绿色能源与新材料企业正在房山加速崛起。
 
“小巨人”企业爱尚家科技将有着“黑金”之喻的石墨烯应用于服饰、汽车座椅等场景,实现轻薄与速热保暖功能的兼顾;独角兽企业卫蓝新能源研发出高性能混合固液电池,将纯电动车续航带入一千公里时代;清华大学与中国电力共同创立的新源清材,研发出能够实现锂电池火灾1s熄灭的药剂,填补行业无锂电池专用灭火剂的空白……


 
这些企业的生根发芽,离不开地方政府提供的肥沃土壤。精准的政策扶持、优良的营商环境、完善的产业生态,成为科技创新企业从孵化走向成熟的关键催化剂。
 
尤其值得注意的是,多家受访企业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到,房山区创新的“前店后厂”模式是吸引落户的主要原因之一。这种模式极大缩短了技术从研发到落地的周期,为公司创新发展带来加速度。
 
新材料企业扎堆“材料谷”


“这是具有高导电性的石墨烯导电浆料,我们可以把它加工制成柔软纤薄的AIHF™艾弗石墨烯复合发热材料。它具有非常出色的导热性能,可以用于服饰、座椅、脚垫等多种场景。”爱尚家科技办公室主任张轩在公司展厅,拿着一瓶如同墨水的石墨烯液体对记者介绍说。

 
据了解,爱尚家科技成立于2013年,是一家国家级专精特新 “小巨人” 企业。公司创始团队毕业于清华大学,创始人陈利军是清华大学创新领军工程博士,他带领团队突破国际技术壁垒,成为国内石墨烯热管理技术产业化应用的头部企业。
 
目前,爱尚家科技自主研发的 AIHF™艾弗石墨烯水性三维柔性复合材料达到国际先进水平。公司共申请专利80余项,授权发明专利7项,主导推进穿戴及汽车行业用团体标准5余项。
 
“石墨烯有一个特性是易团聚,也就是说,做好的石墨烯薄膜材料如果放置两三年可能会聚集在一起,不能够实现均匀发热。为此,我们不断研发有近30项专利,解决了石墨烯应用中易团聚难题。”张轩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说。


 
爱尚家科技不仅在石墨烯技术研发层面实现突出,公司也十分注重技术的产业化落地,将石墨烯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。
 
2022年,爱尚家科技成为北京冬奥会石墨烯热管理技术供应商。同时,公司在近年还面向C端消费者,推出了含有石墨烯加热保暖功能的羽绒服、理疗服、帽子、围巾等产品。


 
面向B端,爱尚家科技石墨烯加热产品在新能源汽车、军工国防等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。该公司与国内知名车厂合作的石墨烯座舱加热技术,使新能源汽车冬季续航提升20-30%,冬季增程最高达107公里,填补了行业技术短板。
 
由清华大学和中国电力共同创立的新源清材,是清华大学在超分子材料领域的唯一科技成果转化单位,它同样选择落户在房山。据了解,新源清材专注于新能源本质安全材料,其研发的锂电池专用灭火药剂具有无氟环保、快速抑制的特点,已应用在上海中外运换电站,北京中关村园区等重点区域。
 
从爱尚家科技到新源清材,房山成为新材料企业扎堆的地方,这里也正致力于打造成为首都“材料谷”。近年来,房山充分利用全市百亿元规模新材料产业基金,并依托上百公顷产业承载空间,聚焦先进基础、关键战略及前沿新材料产业,不断引进培育上下游企业。目前,房山区已形成从研发到应用的新材料产业完整生态链。
您还可以 . 与我互动

线


线